时隔13年(上一次是2010年),公司的年度营收再一次达到3亿元以上。估算下来,天宸股份去年第四季度营收约为2.3亿元。公司单季营收的激增也引发了监管层的质疑。在对公司的业绩预告工作函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收入确认的依据和合理性,是不是真的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来规避退市等情形。
从天宸股份的回复来看,公司营收源于在去年11月、12月卖了11套房产;同时,其此前拿下的该楼盘的22份装修合同,也给我们自己所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这两项收入加起来占公司全年的收入比例达到88.68%。
在回复公告中,天宸股份透露,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约3.41亿元,其中:房地产出售的收益约1.62亿元(房产销售面积5989.66平方米),装修收入1.41亿元(装修面积13018.48平米),房产租赁等收入约0.24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收入约0.14亿元。
其中,房产出售的收益较2023年度减少1.21亿元;业务毛利率为49%,较2023年度减少13%。
天宸股份的房产收入大多数来源于于全资子公司天宸健康开发的天宸健康城1A期低层办公“天宸汇”项目(下称“1A天宸汇”)。1A天宸汇属于城市商业别墅项目,自2022年11月起开始对外销售。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发现,1A天宸汇已养了天宸股份多年。2022年、2023年,该项目分别完成11套、12套毛坯房销售。同期,上市公司的房产出售的收益分别为2.31亿元、2.83亿元,占公司当期年度收入的占比分别是94.67%、95.28%。
天宸股份称,2024年度,因受整体经济发展形势与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的负面影响,客户预算及购买意愿下降,企业决定适当向下调整销售价格。通过相关营销工作调整,(1A天宸汇)全年共计认购签约房产销售13套,其中11套房产于2024年度内并完成交付,当期确认房产出售的收益约1.62亿元。
这11套房产网签合同的签署时间主要发生在去年11月、12月,购买方中有6位自然人,有5家企业。单套别墅价格最低1366万元,最高1881.8万元。而公司2022年度卖的11套别墅价格大多在2000万元以上,最高3363.76万元。看起来卖价确实降了不少。
上市公司还称,其房地产出售的收益集中确认在四季度是公司依据房地产市场变化作出售价以及经营销售的策略调整的体现,不存在规避退市情形。
2024年度,天宸股份新增装修收入约1.41亿元,为全资子公司宸桁装饰承接1A天宸汇部分业主的装修委托业务在去年陆续完工并交付。
从公告来看,合计22份装修合同的金额(税前)为1.52亿元(含补充协议金额),户均693万元。该合同在2024年确认收入约1.40亿元,再加上其他零星设备设施工程服务收入约计84.50万元,合计装修收入约1.41亿元。
据媒体报道,2000年,时任天宸股份第二大股东的上海仲盛虹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仲盛虹桥”)受让了国有法人股,成为上市公司控制股权的人。仲盛虹桥的创始人是来自上海叶氏家族的叶立润、周月华夫妇。
2011年,叶立润夫妇将其持有的仲盛虹桥100%股权转让给新盛房地产。股权转让后,天宸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叶立培(叶立润之弟)和叶茂菁父子。
叶立培出生于1944年,据传移居澳大利亚后通过纺织贸易赚取了第一桶金。1989年,叶立培在深圳创办了外商独资房地产公司—仲盛集团。仲盛集团在上海开发过不少知名楼盘。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叶立培家族以140亿元的财富值,排在第353位,排名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7位。
作为地产大佬下属的上市平台,天宸股份的经营有些不尽如人意。前些年,天宸股份主业地产业务一直停滞,公司靠着出租车业务及物业管理、物业租赁等勉强实现了一年几千万元的营收。利润则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
主营低迷下,天宸股份的转型预期一度备受资本关注。资本大佬刘益谦旗下的国华人寿曾四度举牌天宸股份。
天宸股份也的确有所动作。2015年度,公司拟通过并购重组进入环保行业。2016年度,公司停牌重组,拟进入教育行业。但两次重组均以失败告终。
2020年度,天宸股份“重启”地产业务,投资建设天宸健康城。2022年以来,天宸健康城这个存量地产项目实现销售,使得公司的年度营收上涨至2亿元以上。不过,由于投资收益等的下降,公司的扣非净利润连续下滑。
据2024年业绩预告,天宸股份预计当期扣非净利润约为180万元到250万元(2023年为2088.70万元),较上一年减少约88.03%到91.38%。
郑州东区凌晨两点,双汇大厦顶层的应急灯在雾霾中忽明忽暗,像极了这座千亿帝国飘摇的命运。三年前,81岁的万隆就是在这里,用古巴雪茄烟灰缸砸向亲生儿子的额头。而今,这座42层的地标建筑里,连保洁阿姨都知道要避开18楼的董事长办公室——那里至今残留着玻璃碎片的划痕,以及一场父子战争的血腥余温。
从双汇大厦驱车向北17公里,郑汴路辅仁大厦的LED幕墙已熄灭两年。曾经灯火通明的董事长楼层,如今堆满查封资产的封条。而在南阳牧原集团的养猪场,价值47亿的德国自动化设备正被民工拆解,钢铁骨架在夜色中发出呜咽般的悲鸣。
这些场景构成了河南首富们最真实的墓志铭。当我们穿越重重迷雾,揭开双汇父子决裂、辅仁百亿骗局、牧原断崖坠落的内幕,看到的不仅是商业帝国的崩塌,更是一部裹挟着人性贪婪、权力异化与资本嗜血的现代启示录。
2021年6月17日的晨光还未穿透云层,52岁的万洪建已站在父亲办公室门前。他手中紧握的《关于暂停进口美国冻肉的紧急建议》,此刻却重若千钧。门内飘出的高希霸雪茄气味,让他想起三十二年前第一次跟随父亲巡视车间的场景——那时他以为,自己终将继承这个庞大的猪肉帝国。
“史密斯菲尔德的订单一定得执行!”79岁的万隆甚至没有抬头,雪茄烟灰随着他挥动的手臂簌簌落下。当儿子试图解释国内猪价暴跌风险时,这位铁腕掌舵人突然抓起黄铜烟灰缸砸去。监控录像显示,这场27分钟的冲突以万洪建眼睛碎裂、满脸鲜血被保安拖出告终。
权力的线小时后降临:万洪建发现了自己的OA系统权限被全部清零,连食堂饭卡都被注销。这位在双汇效力32年的“太子”,最终通过一封《致全体双汇人的公开信》展开复仇——信中揭露的“美国冻肉黑幕”,让市值单日蒸发317亿。
在郑州北郊的双汇冷库里,保管员老张至今记得那批诡异的货物:“2020年7月到港的3000吨美国六分体,外包装的生产日期标签有明显覆盖痕迹。”第三方检验测试报告显示,部分冻肉实际储存时间超过行业安全标准的1.8倍,这直接引发双汇计提8.2亿元存货跌价。
更惊人的是资金流向:万洲国际2020年财报中,一笔3.2亿美元的“预付采购款”流向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调查发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竟是万隆的贴身秘书沈瑞芳,这位被员工私下称为“二皇后”的女人,其弟沈建军正是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在华代理商。
“老万总在香港汇丰银行存着90公斤瑞士金条。”跟随万隆二十年的司机王某透露,“每次去香港开会,他都要亲自给保险箱换密码。”而沈瑞芳在郑州普罗旺世小区的豪宅地下室里,执法部门搜出未拆封的雪茄保湿柜,里面整齐码放着印有“WS”(万隆缩写)的定制雪茄。
在万洪建曝光的证据链中,最致命的是一张拍摄于2019年的会议纪要照片。文件显示,万隆要求将国内屠宰业务的现金流,通过虚构跨境服务费的方式转移至境外。审计机构后来发现,双汇在五年间通过这一种“财务魔术”,向境外输送资金超12亿美元。
“这些钱最终流向了休斯顿的豪宅和佛罗里达的私人岛屿。”接近调查组的人士称。而万隆本人对此的回应,是在罢免长子后向高管们咆哮:“双汇姓万!永远姓万!”
2019年7月16日,郑州裕达国贸酒店38层的私人酒廊里,朱文臣晃动着手中的1945年麦卡伦珍酿,向投行精英们描绘着辅仁药业的千亿蓝图:“我们的现金流比茅台还健康!”三天后,一纸“无法发放6200万分红”的公告,却揭开了河南最大财务骗局的冰山一角。
监管机构突击检查时,在辅仁总部财务室发现了两套完全不同的账本:公开账目显示货币资金18.16亿,线亿。更荒诞的是,公司宣称价值47亿的在研新药,实验室里只有几瓶过期培养基。
在周口鹿邑县的宋河酒业地下酒窖,法院查封人员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号称“中原第一窖”的万吨储酒,实际存量不足宣称的十分之一。那些贴着“1979年封藏”的酒坛,里面灌装的竟是食用酒精勾兑的劣质酒。
“朱总把宋河酒业的窖池反复抵押了16次,连酒瓶上的标签纸都拿去融资。”前财务副总监李某在庭审中供述。而辅仁药业最核心的资产——宣称拥有327项专利的研发中心,专利证书上的公章经鉴定全是彩印伪造。
2023年深冬,郑州中院执行法官在冻结朱文臣资产时,发现其通过向瑞士信贷转移了2.3亿美元。而在他郑州北龙湖的别墅里,执法人员从暗室中搬出780箱飞天茅台,酒箱上竟印着“宋河基酒专供”字样。
“这些酒是给某些人准备的‘棺材本’。”一位曾参与行贿的中间人透露。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朱文臣在办公的地方悬挂的《资本论》摘录条幅上,“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被他用金粉特意描边。
2023年12月5日凌晨,牧原总部会议室的空气近乎凝固。当大屏幕显示生猪价格跌破13元/公斤时,58岁的秦英林突然抓起话筒:“立刻关停河北、山东所有猪场!”这道命令意味着抹去价值60亿的固定资产,以及1.2万名农民工的生计。
在南阳官庄工区的“五星级猪舍”里,红外监控记录下恐怖一幕:因连夜断电,价值千万的德国通风系统停摆,导致387头种猪在高温中窒息死亡。这些曾戴着电子耳标的“科技猪”,最终以每头200元的残值被拖去化制厂。
回溯牧原的崩塌轨迹,2021年的疯狂扩张堪称转折点。秦英林在猪价峰值期豪掷210亿布局屠宰业,宣称要打造“从玉米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但到2023年,其屠宰板块日均亏损超180万元,冷库里积压的8万吨冻肉因临期被迫转为饲料原料。
“我们在湖北的屠宰场,传送带上每小时流过500头猪,但终端订单只够消化50头。”某大区经理透露。更荒诞的是,为应付政府环保检查,牧原曾用无人机向猪场周边喷洒除臭剂,单此一项年耗资2.7亿。
牧原财报中最具争议的数据,是其宣称的“行业最低养殖成本”。但离职审计员披露,公司将大量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五年间累计资本化支出达287亿。当2023年被迫转固时,单月折旧飙升至7.2亿,直接压垮现金流。
“给猪注射疫苗一定要使用德国贝朗针头,每支成本是国产的16倍。”前首席技术官透露,“老秦迷信‘德国制造’,却不知这些针头实际产自河北某代工厂。”
在A股沉浮27年的庚星股份(原东方银星),堪称长期资金市场的“变形金刚”:1996年卖冷柜,2003年转地产,2014年炒矿产,2021年披锂电外衣。但比业务更迭更血腥的,是五次股东战争留下的满地狼藉。
“2017年临时股东会上,我们准备了防暴盾和辣椒水。”前董秘陈某回忆,“对方雇佣的壮汉冲进会场抢夺票箱,现场折断三根手指。”这场闹剧最终以监管层介入收场,但公司实际控制人已通过股权质押套现12亿。
2022年8月,一则“华为拟借壳庚星股份”的消息引爆市场,股价七天狂涨160%。调查发现,这场闹剧竟是实控人自导自演的骗局:花费86万雇佣网络水军,在东莞伪造“华为战略合作办公室”,甚至定制了带菊花logo的假工牌。
“我们连夜把矿泉水桶贴上电解液标签,堆满五千平仓库。”财务造假案主犯王某在审讯中交代。而所谓的“1.3万吨电解液贸易”,实际成交量不足宣称的2%,却虚增营收14.8亿。
当证监会的立案通知书送达时,庚星股份的市值已从巅峰期的120亿缩水至23亿。在最后的清算中,审计机构发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造假细节:公司竟将价值3800万的服务器租赁给自家控制股权的人,而这些服务器实际是二手市场淘来的报废设备。
“这就是个资本坟场。”某维权散户在股吧留言,“27年换了四任老板,每次重组都是韭菜的葬礼。”
站在郑州千玺广场88层观光厅俯瞰,方圆五公里内曾矗立着四家千亿企业总部。如今,这些玻璃幕墙大厦里,有的楼层被改造成直播基地,有的沦为讨债公司的办公室。而在城市边缘的乡镇,被牧原裁员的养猪工人,正把德国自动饲喂系统拆解成废铁变卖。
1.权力癌变:从万隆的“雪茄独裁”到朱文臣的“控”,绝对权力必然催生绝对腐败。
2.资本赌性:牧原的产能豪赌、辅仁的造假续命、庚星的题材炒作,本质都是对实体经济的背离。
3.财富暗网: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茅台酒窖里的权钱交易,构成首富们的平行世界。
当夜幕再次笼罩郑州,某私人会所里,新一代豫商正把酒言欢。他们身后酒柜中,1982年的拉菲与2019年的飞天茅台交相辉映,仿佛在演绎着永不落幕的资本游戏。只是无人知晓,下一场血色黄昏何时降临。
据BBC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日前宣布将削减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投资,转而专注于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英国石油公司表示,将把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增加约20%,达到每年100亿美元(约合79亿英镑),同时将此前计划用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资金削减50亿美元(约合39亿英镑)以上。这一举措是在竞争对手壳牌公司和挪威公司Equinor也缩减了绿色能源资本预算之后出台的,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大力开采” 论调也鼓励了对化石燃料的投资。
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默里·奥钦克洛斯表示,该公司在从化石燃料转型方面 “走得过快过远”,并且其对绿色能源的信心是 “错放的”。他说,英国石油公司今后在投资致力于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转型的企业时将 “非常挑剔”,并将资金减少到每年15亿至20亿美元之间。他说,这是公司战略 “重置” 的一部分,目的是专注于为股东提高回报率。英国石油公司董事长赫尔格·伦德补充说,公司的新方向以 “现金流增长” 为核心。
英国石油公司是能源行业中几家重新专注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公司之一,随价格在新冠疫情低谷之后上涨,其利润有所增加。该公司表示,计划到2030年将其石油产量增加到每天230万至250万桶,并希望在2027年底之前启动 “重大” 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奥钦克洛斯正面临来自一些股东的压力,要求其提高利润,这中间还包括颇具影响力的激进团体埃利奥特管理公司,该公司持有这家700亿英镑公司近40亿英镑的股份,以推动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更多投资。2024年,英国石油公司的净收入降至89亿美元(约合72亿英镑),低于上一年的138亿美元。
然而,一些另外的股东以及环保团体对重新将重点转向化石燃料生产表示担忧。一个由48名投资者组成的团体呼吁公司允许对背离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承诺的计划做投票。英国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表示,最新举措是 “证明化石燃料公司无法或不愿成为气候危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全球见证组织的亚历山大·柯克补充说,英国石油公司 “不能被信任来实现清洁能源转型”,并补充说,该公司 “专注于在能源价格高企时为股东获取短期利润,而让世界别的地方承担其气候破坏性产品的代价”。
当被问及减少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投资的承诺时,英国石油公司欧洲和英国高级副总裁路易丝·金汉姆表示,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转变已经放缓,但英国石油公司成为净零公司的 “雄心壮志并没改变”。金汉姆女士对苏格兰事务委员会的议员说:“我们只是必须更明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转型,并试图为我们所有者获取这些回报,因为他们正在让我们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不产生回报,我们就无法投资和做更多。”她说:“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决定,也不单单是它选择做什么。”
可再生能源的减少将涵盖生物气、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充电项目,而英国石油公司将在风能和太阳能等其他绿色能源中寻找 “资本轻型合作伙伴关系”。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将其海上风能业务与日本公司Jera置于合资企业中,并正在寻找合作伙伴,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其太阳能业务。
五年前,英国石油公司在大型石油公司中设定了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之一,即到2030年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减少 40%,同时大幅度的增加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投资。但在2023年,该公司将这一石油和天然气减产目标降低到了25%。自前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卢尼首次公布其战略以来的五年里,股东总共获得了包括股息在内的36%的回报。相比之下,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等竞争对手的股东分别获得了82%和160%的回报。
证券之星音讯,恒逸石化(000703)01月10日在出资者联系平台上答复出资者关怀的问题。
出资者:董秘您好,请问现在新加坡商场汽柴油价差状况,和公司怎么样应对裂解价差对运营成绩的影响?恒逸石化董秘:敬重的出资者您好,依据Platts数据,到1月9日,新加坡商场汽油裂解价差约为6.34美元/桶,柴油裂解价差约为15.92美元/桶。产品裂解价差终究由商场供需联系决议,公司将持续做好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发挥产业链一体化身先士卒的优势,促进公司整体效益提高,以长时间、安稳、优秀的成绩报答股东,为股东发明更大价值。感谢您对公司的重视。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揭露信息收拾,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出资主张。
证券之星估值剖析提示恒逸石化盈余才能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归纳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态度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意图是传达更多具体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念、判别保持中立,不确保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悉数或许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出资主张,据此操作,危险自担。股市有危险,出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贰言,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咱们将组织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3月3日,在崇明海事局现场护航和长途电子监控保证下,全球首艘具有碳捕集功用海上浮式出产储油船“AGOGO FPSO”在上海长兴岛中远海运重工码头正式交给。
“AGOGO FPSO”船长333米,宽60米,日产原油量可达12万桶。储油才能达160万桶,可谓“海上超级石油工厂”。其共同之处在于,该船是现在世界上第一艘装置海上焚烧后碳捕捉和封存工厂的海上浮式出产储油卸油船(FPSO)。它不仅能捕集飞行和出产的悉数过程中发生的二氧化碳,还能使用废气热能发电,完成环保与节能的两层方针。
据测算,惯例FPSO碳排放在20-3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桶,而该船估计每年可以大大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23万吨,相当于11万亩森林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其面积等同于20个上海市东平国家森林公园、10272个规范足球场。“AGOGO FPSO”的顺利交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范畴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完成零碳排放FPSO概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旨在削减碳脚印,为全球海洋石油出产职业脱碳铺平道路。
在该轮制作和交给期间,崇明海事局深化船厂了解碳捕集设备装置进程,和谐处理该轮在船厂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全力保证10个模块合计16642吨吊装作业,成功将改装工期缩短至24个月,打破了此前由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坚持的27个月FPSO改装工期世界纪录,显示了我国船厂的技能实力,也为全球FPSO改装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交给期间,拟定“一船一策”离泊计划,提早布置交通安排和应急计划,通过海巡艇现场护航和长途电子巡航的方法,对该轮进出港期间船只实时状况做全过程动态盯梢,保证该轮出港期间安全、高效、顺利。